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挖掘伟大精神中的地方印记。7月30日至8月1日,我院学生会组建实践团队于河南省洛阳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邑古城等洛阳红色景点及文化古迹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30日上午八时,观察团成员于洛阳地铁站顺利“会师”,并于上午十时到达社会实践第一站——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作为洛阳市唯一一处对外开放的革命旧址纪念馆,实践队员了解到馆内共有馆藏文物459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300件、一般文物139件。
进入纪念馆,实践队员自觉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接着,实践队员通过与馆内工作人员的交流,详细了解了馆内文物的由来,并认真聆听文物背后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仔细观察馆内一张张珍贵的图片。随后,纪念馆负责人为实践队员提供了学习场所及学习资料。



7月31日上午七时,实践团成员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开始围绕住宿地周边寻找红色人物。上午十时,实践团一行前往拜访了中国米雕第一人——闫交生。实践队员通过与老先生进行关于米雕传统艺术的交流,了解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米雕的精髓。随后,老先生现场雕刻了几件作品赠与实践团队,并对实践团队给予了真挚祝福。
8月1日上午八时,实践团队成员到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洛邑古城。“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被喻为“文化圣城”。实践团队在古城内参观各类遗址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并通过一件件文物穿越时空,充分体悟了洛阳的宫廷文化气息。
8月1日上午八时,实践团队成员到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洛邑古城。“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被喻为“文化圣城”。实践团队在古城内参观各类遗址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并通过一件件文物穿越时空,充分体悟了洛阳的宫廷文化气息。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团队以几个实践点为现实教材,通过观摩学习和体验,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磨练意志。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在今后会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文:徐佳亮 王佳 /图: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