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动态 >

董大明研究员应邀为我院做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16 15:00    浏览次数:
         2月14日上午,在文化路校区机电工程学院204会议室,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大明研究员为我院教师做了题为“浅谈工程技术学科如何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专题报告,报告会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学院副院长胡建东、各系科研主任、2025年度基金申报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副院长胡建东主持。
 
        董大明研究员结合自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丰富经验和心得,从常识性介绍、如何选题、申请书写作和行文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入手,深入介绍了工程学科自然科学基金撰写过程中如何把握“立项依据和参考文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摘要”等内容。他特别针对基金题目拟定、研究内容聚焦、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撰写方法、摘要的重要性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分析了撰写过程的重点、常见错误,并给出了写作建议。报告结束后,董大明研究员还与参会教师展开了热情的交流,回答教师们提出的问题。
 
        副院长胡建东代表全体教师对董大明研究员精彩的报告和毫无保留的讲解表示由衷感谢,本次辅导报告正值我院教师打磨基金申报书的阶段,针对性强,对提升我院教师的国家基金申请书撰写水平很有帮助,同时强调了多轮论证与修改对基金申报的重要性,要求老师们抓紧时间,利用最后的冲刺期,更好的完成基金申报。最后副院长胡建东预祝参会老师基金申报成功,取得好成绩。
 
 
         专家简介
          董大明,研究员,博导,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青年北京学者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长期从事农业传感器研究与开发工作,精通光电传感理论、光机电一体化设计、高灵敏传感器研制。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Chemical Communications、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PCT国际专利、中国发明专利等50余件专利授权。
 
 
(图/文:党钾涛  审核:胡建东)